2020年的春节,我想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这个春节没有了以往的欢乐与喧嚣,大家都被建议居家少出门,这也使我有更多空余的时间去读上几本书。其中感触较为深刻的是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我选择翻阅此书,一是对敦煌莫高窟充满了向往,希望能更多了解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二是对自述人樊锦诗的好奇。作为2019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我想了解她和敦煌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是怎样的传奇成就了她不平凡的人生。
读完此书,我发现这并不是一部单纯的个人传记,书中还描述了几代艺术家和学者们对敦煌艺术的强烈情感;记载了他们用毕生的心血去守护、去研究、去弘扬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经历。他们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这种“莫高精神”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
书中展示了莫高窟的前世及今生。我为它跌宕起伏的“人生”捏了把汗。从东晋乐僔和尚的第一窟开始,一直到元代石窟艺术繁荣的最后阶段,它总共历经了一千多年。然而在明嘉靖以后,敦煌这个艺术圣地彻底转入衰败,并在之后的四百年沉沦为破败不堪、满目疮痍的废墟。1900年,王圆箓道士在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他的发现及无知使敦煌艺术文物遭到了浩劫,同时也逐步走入爱国艺术家和学者的视野。19世纪40年代开始,经过几代人用生命的守护与付出,敦煌艺术再次以傲人的姿态呈现给了世人,也再次让这一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艺术瑰宝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本书开篇讲述了樊锦诗从小柔弱多病,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造就了她独立坚强的性格。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敦煌。她亲眼目睹了常书鸿、段文杰等一批老艺术家们为了追求艺术所作出的伟大牺牲。常书鸿作为第一代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放弃法国优厚的生活条件,来到这寥无人烟的西北大沙漠,一无所有,生活极端艰苦。为了保护和研究敦煌石窟,他举家迁居至此,广纳人才,至死都没有离开。面对莫高窟破败不堪、一贫如洗等种种困难,他们都毫不畏惧,以无限热爱和倾情保护之心扎根荒凉寂寞的大西北沙漠中。前辈们的影响,也让樊锦诗有了更强的信念,她放弃了优厚的环境和条件,50年如一日地扎根在这荒芜的戈壁滩上。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与丈夫、孩子分居。直到最后,她说服丈夫放弃在武汉大学担任教授的工作,来敦煌做研究。大多人在60岁时都开始准备安享晚年,享受天伦,而她却担负起了第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责任,重新起航。如今,80多岁的她仍旧没有停下脚步,还在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事业作奉献。正是一个个像樊锦诗这样的人,对莫高窟洞窟的保护、研究以及对莫高窟艺术的弘扬,从而彻底改变了“敦煌在国内,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让敦煌及敦煌学走向了世界。如今我们仍可以参观到这么多精美的洞窟壁画,这是一代代敦煌人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年换来的,没有他们的保护留给我们及后人的只会是沙漠中的一片废墟。他们是“莫高精神”的杰出典范。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身先士士卒,甘于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相信这份力量一定会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我们所服务的单位和追求的事业就像是一棵大树,而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是大树的枝叶,责任和义务让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我们怀有这种精神,人就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也不会因为一点点成绩而骄傲,更不会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放弃。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了战胜疫情,奋不顾身地冲向抗疫第一线,他们同样是用自己的坚守去履行这份职责,也正是用这种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去捍卫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疫情终究会过去,但是我相信这种坚守与精神一定会继续带领我们一如既往地朝着远方的目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