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万象城官网

万象城官网
| | 联系万象城官网 |
 
万象城官网
集团要闻
党群工作
下属动态
媒体报道
内部新闻
领导批示
招标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万象城万象城官网首页 > 集团动态 > 党群工作
面对灾难,一座城市历史的回响
发布时间:2020-02-24


这次“战疫”的主体是城市,高度密集的人口给病毒的传染带来了便利。20201月下旬,新冠肺炎的疫情迅速成为席卷全国的大事,与抢口罩的形势同样紧张起来的还有人们因为对面前灾难的不明所以而来的强烈恐惧。先是在网络上传出各种消息,华南海鲜市场售卖野生动物引发公众震怒,人们认为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报复;又有人看着日历上的“庚子年”感叹,近两百年间,似乎每逢庚子年,中华民族都会遭遇惨烈灾难,这次的疫情是否也是一种历史的宿命?


这些主战场中,也包括杭州,这个历史悠久而前两天刚刚官宣人口突破1000万的城市。面对新冠肺炎的突然来袭,杭州政府和人民共同托起了所谓“时代的一粒灰”,没有让它成为压在某个个体头上的一座山。这些繁琐的工作发生在每天的许多个细节当中,共同构成了杭州战疫时期的日常。若我们沿着历史来看,更能发现这座城市在面对灾难时,那种显示着深刻时代印记的变革。


100多年前,美国人葛烈腾来远渡重洋,1912—1942,他在中国的土地上整整待了30年,其中的20年,在杭州度过。这位对中国充满热情又带着公正、思辨眼光的中学校长在1942年以后将自己在杭州的生活写成了一本回忆录——《人间世》(heaven below),其中广泛地记载了杭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珍贵的杭州城市生活史。


对于当时杭州的城市卫生情况,《人间世》有这样的记载:“这座城市的粪便仍然被敞篷船运走,这些船似乎经常充满了蛆虫……痢疾是全年都会爆发的疾病,霍乱坑害了成千上万的人……每年有十到二十名蕙兰中学的学生死于伤寒……”当时的杭州西湖早已因为美景被歌颂了上千年,当时的杭州城已是中国的“模范城市”,然而事实上,关于瘟疫或普通的疾病,除了少数的上层人士,人们丝毫没有基本的卫生常识,政府和社会更没有系统配套的政策措施,只有少数的医生和怀抱着“拯救中国”梦想的学生们发出的微弱呼声。


落后的卫生观念背后有时代的局限,更深刻的是百姓日常面临的政治灾难:1927年之前,浙江军阀混战,孙传芳、夏超、孟昭月等军阀的势力此消彼长,每一次“胜利”和“失败”都意味着杭州人要遭受新一轮的洗劫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高歌猛进,人们在响亮的口号声中欣喜若狂,然而不久他们就发现狂喜过后是一场深刻的空虚;1937年1224日,杭州沦陷,数十万杭州人经受了杀戮、侮辱、饥饿、压迫构成的灭顶之灾我们发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卫生与健康忽然显得那么的不重要,活着已是许多人的最高追求,没有多少人会奢求活着的质量。所以在接连而至的战争灾难面前,我们不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死于瘟疫。


回到今天这场全国范围内持续了一个月的战疫,形势正在转好,它的前提变得如此明了:一个完整和独立自主的国家,一个高速有效的政治体制。浙江更是这场战争中的佼佼者。1月23日,随着浙江第一个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整个政府系统迅速行动,从医疗卫生部门到交通部门到社区再到红十字会,迅速、有效、公开、透明。因为疫情只能选择困守家中的浙江人,心态既紧张又放心,紧张是因为明确知晓疫情的严重性,平和是因为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想知道的疫情信息。恐惧和焦虑是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一种本能,但在富有安全感的庇护之下,浙江人获得了战疫时期的平和与希望。


在《人间世》中,葛烈腾讲到,杭州蕙兰中学十几岁的学生们,每个人都怀抱着“拯救中国”的信念,他们教工人们识字,给市民普及蚊子的危害,到监狱给囚犯传授知识,给所有人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这些学生们让葛烈腾笃定未来的中国必定成为东方的领袖。然而在1937年杭州沦陷以后,大部分的学生选择进入军队——战争来了。为了救国,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沉重的抢或担架,结果自然是残酷的,太多年青的生命过早地凋谢,从军不是适于他们的道路,但在当时怀抱信念的学生,他们没有太多选择。


今天的杭州第二中学,即是当年的蕙兰中学,学校里依然是和当年一样的十几岁的学生,但是在新冠肺炎的战疫中,他们不用跑到前线,而是在教育部门的周密规划下“停课不停学”,那些家人奔赴抗疫前线的孩子们,还可以得到学校课业辅导的帮助。隔着80年的距离,同样如“红日初升”的孩子们,终于可以耐心等待一个“其道大光”的时机,即使是整个城市都在战疫。


那时,与蕙兰中学的学生们同样面临“爱国主义困境”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浙江人从来都怀抱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人间世》中记载了很多他们在民族大义面前的感人故事:“我看到中国人民身上所具有的顽强意志,他们竭尽全力去做每一件有价值的事,无论他们身处险境抑或面对其他境况。”在杭州沦陷之前,为了不给敌人留下任何能用的东西,杭州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摧毁,一个老先生,因为没来得及将用家族全部资金建成的杭州最大的商业建筑炸毁,而陷入极端痛苦的自责;蕙兰中学的老师和一些普通的市民,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尽力为难民收容所争取哪怕一点点的帮助;一无所有的百姓组成了游击队,他们不惜用成倍生命的代价来杀死一个敌人。然而,当时的人民胸中是热烈奔腾的爱国之情,眼前却是不知何时才能望到的光亮,所有的努力都带着悲怆的色彩。


今天的浙江人,身上仍然带着历史传承而来的深厚的民族精神,这种强大的凝聚力是在悠久的历史和无数的磨难中培育出来的,但在今天更能发出闪亮的光彩。在医学界,浙江派出了多支最优秀的团队支援武汉,无数的医护人员在这场战斗中付出超负荷的辛勤与汗水,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始终奋斗在一线;在文化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坚守初心与使命,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高效完成《预防手册》的编写,并通过各种手段为孩子们“停课不停学”保驾护航;在商界,国内外浙商在第一时间捐钱捐物,将大批物质驰援疫区,阿里巴巴更凭借强大的科技力量,一天之内搭建出疫情采集系统……疫情汹涌,这一次,和百年前的历史不同,每个浙江人的努力都不被辜负,每个浙江人的爱国之情都能获得有力的回响,人可以大声说:“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初到杭州,葛烈腾这样写道:“每当夜幕降临,紫色的云彩怀抱着远山,湖水共长天一色,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为之吸引,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惊呼:‘真是人间仙境!’无论是加拿大的班夫公园,还是瑞士的卢塞恩湖,与西湖美景相比无不相形见绌,这就是人间天堂。”就是这样的人间天堂,在经受日军践踏以后,8年间沦为地狱。


今天的西湖,在一代又一代杭州人的努力下,比百年前更添风华,杭州城也不露被摧残的痕迹,唯《人间世》用细节构筑的历史,不但留下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更让今天的我们在面对灾难之时可以形影对照,从一座城市的缩影中,明白无所谓庚子还是甲午、辛丑,中华上下五千年,天灾、人祸与民族前进的脚步一样被历史挟裹其中,全不是“泾渭分明”。每一场灾难,都应该引发人们的思考,但对于经历了数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历史绝不是无意义的回环,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前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避免不了灾难的发生,但中国人总有解决的办法。至少,今天所处的时代和国家,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很多,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灾难的结束就不会太远。


若还需要寻找希望的力量,就让我们再认真看看浙江,看看杭州,看看《人间世》。

(作者:黄玉洁,浙江古籍出版社。)


【浏览次数( 224 )】 【 】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