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万象城官网

万象城官网
| | 联系万象城官网 |
 
万象城官网
集团要闻
党群工作
下属动态
媒体报道
内部新闻
领导批示
招标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万象城万象城官网首页 > 集团动态 > 党群工作
从“抗疫大考”看浙江公共治理体系的“预”和“立”
发布时间:2020-02-24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春秋时期的中华大地,这句关于战略致胜的经典论述,诞生于军事家孙武的笔下,记录在古老的书籍《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约2500年后,自2019年12月开始,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发起了攻击,狡猾多变,来势汹汹。毫无疑问,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既是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也是对我国各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

那么在这场“大考”中,浙江是如何“答卷”的呢?从中又可以产生怎样的思考呢?

自春节假期时起,笔者一直留守在杭州家中,同时密切关注着各方面信息,因此对于浙江的各项“抗疫”举措有了连贯的切身体验,从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角度想谈一谈对本次浙江“抗疫”的体会和思考。

笔者认为,浙江在“抗疫”中采取了一些具有本省特点的举措,折射出公共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些思路,可以概括为“预”和“立”两个方面。

一、“预”,即前瞻性思维,做到谋在事前。

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孙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谋”,当危机来袭,若是待到短兵相接,甚至对手已经“攻城略地”之时再设法应对,则已经是“不得已”了,一步被动则步步被动。就拿这次疫情来说,病毒最开始出现时,它的来源、传播力、致病特点等信息都是未知的,我们无法做到“知彼”;但各地对于属地的人口分布特征、人口流动性特征、医疗力量、公共支持力量,是有条件进行摸排统计和合理规划的,也就是说我们有条件做到“知己”。那么在疫情初期,就需“谋”字当先,应该以最快地速度完成后者,同时以最严峻的思想准备迎接前者。只有准备工作提前周密,才能使各类决策准确及时,比病毒抢先一步。

本次疫情防控中,1月23日,即钟南山院士确认“病毒可以人传人”之后两天,武汉市宣布“封城”的当天,浙江就宣布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反应速度极快,决策也下得果断。而在发现病毒具有超强传播力和潜伏性,省内部分城市病例数增长较快时,2月1日起,以温州市为首,省内多市快速发布了一系列的封闭式管理办法,这套管理办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目前看来也取得了实打实的效果。总的来说,浙江所采用的思路是时时关注潜在危险,一旦发现危机扩大的苗头,就马上采取一揽子措施。得益于这种谋事在前的思路,在外做生意人多、春节返乡人多的浙江省,能够将疫情控制在“笼子”中,公共治理体系防线没有被汹汹而来的疫情击破。

如果说,在一个看得见的危机发生前采取措施,是“预”的体现,笔者在这里还想探讨第二层维度的“预”,也就是面对看不见、难预测的危机可能性时,通过提升治理体系的整体现代化水平,来提升应对各类危机的能力手段,类似于“以不变应万变”。

这第二层维度的“预”,其实更重要,也更有启示意义。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虽然“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几乎人尽皆知,但由于危机的突发多变和复杂性,现实操作中很难保证危机预判的面面俱到。而对于公共治理体系而言,一方面,做到万无一失的预判是如此之难,另一方面,公共事件危机的应对又容不得一丝疏漏,这就成为摆在治理者面前的一对矛盾。站在矛盾的任何一边,都无法妥善求解。而第二层维度的“预”,就是“跳出来”,不局限于某一城某一事的危机防范,而是从整体角度去提升公共治理体系的危机应对能力,从而防范随机风险。

长期以来,浙江在治理体系建设中一直强调现代化的思维理念和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地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万象城官网的解决方案来建设公共系统。浙江是全国较早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将各个行政事务办理窗口集中起来,让群众办事方便省事的省份;是率先发起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并坚持落地回访和数据公开的省份;也是率先建设 “政务一朵云”、市民掌上办事系统“浙里办”,将越来越多的政府窗口搬到网上,大力推行一体化“数字政府”的省份。正是这种敢为人先的数字化建设,和为群众着想的思维方式,为浙江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可靠的底层科技架构,也提供了创新的源泉。

在本次疫情期间,浙江曾经发生过几条为全国网友所津津乐道的热点新闻。一是杭州某小区出现了无人机空中执勤,劝说买完菜的老人赶紧戴上口罩回家;二是当口罩短缺时,杭州市民可以在网上免费预约口罩,并享受无接触送货上门;三是当复工在即,杭州率先推出了“健康码”通行方案,用数字化的思路提高基层效率,在严格管控、高效数据统计的同时,也让群众出行更方便。这些创新性的方案之所以能够出现,绝不是一部分人“灵光一闪”的产物,而是长期推行数字化、现代化治理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孕育的结果。

二、“立”,即结构化思维,构建科学智慧的防控体系。

病毒引发的疫情,表面看来是对医疗卫生系统的“专科考试”,实际上,却是对整个公共治理体系的一场“全科考试”。任何的弱项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拖累整个系统的实施效果;即使“各科”都水平优良,如果彼此之间磨合得不好,也会严重损害系统效率。因此,科学智慧、各环节配合得当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是打好防疫攻坚战的关键。自从浙江实行大数据 网格化管理以来,笔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浙江在具体实践中的几条经验,具有借鉴价值,值得讨论。

第一条经验是“打蛇打七寸”,解决问题用巧劲,贴近群众心理,主抓关键节点。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关键在于社区的网格化管控,但是社区情况往往复杂,基层管理者任务繁重,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可以说压力巨大。就拿出租房的租客情况申报来说,这里面就涉及到各户情况差异、各方心态不同的问题,如果单靠社区工作人员“跑断腿”摸排,不仅难以保证全面,而容易带来交叉感染等其他隐患。怎么用“巧劲”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杭州的做法是找到了房东这个关键节点,实行“房东责任制”,将汇报租客情况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了房东身上,并在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了因房东未履行汇报义务而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例,提高了广大房东群体的内在警醒。一来,因为每户出租房都有业主,摸排能更加全面;二来,抓住了房东和租客的不同心理特点,通过提高房东的责任意识,达到了提高主动汇报率的目标。

第二条经验是秉持亲民、人性化的基层作风,强调为群众服务的公共治理意识。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往返于杭州和外省的多年生活中一直有所感受,而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也很高兴地在自家小区感受到,社区基层管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依然保持了这一作风。一方面,社区工作者除了守好管控职责,同时也注重向居民讲解、劝导,因社区工作千户千面,遇到特殊情况时基层人员也有适度的自主权,能够人性化处理;另一方面,正如前文谈“预”的部分所提到的,公共系统长期以来不摆“官样”、为群众着想的整体态度,已经在群众与公共管理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基石。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各方配合较为和谐,较少发生冲突,达到了较好的公共治理效果。

第三条经验是透明公开、全面扎实的信息发布和科学宣传。宣传工作虽然不像医疗工作那样直面病毒,却是结构化防控体系的关键架构之一,也是“抗疫”的一个分战场。疫情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性影响,除了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安全,也体现在造成社会恐慌、引起公众信任危机等方面。面对来势汹汹、充满未知的病毒疫情,人们感到恐慌、焦虑、不信任,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应该怀着科学接纳的态度看待这一点,并以科学理性的方式构建起公开透明的发布和宣传体系。当宣传工作怀着对群众的诚意和信任,以理性严谨的方式进行,则群众也将报以信任和追随,并在合力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成长。

在信息公开方面,浙江自1月27日起,每日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职能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在发布会后由各主要媒体发布文字版记录。除了及时,浙江在信息发布方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实在”,各方面用数据反映真实情况,讲解医疗和生产生活方面的详细信息,随着疫情防控各阶段的发展,发布的话题包含口罩生产、米面粮油实际储量、学校开学、健康码申领、企业清费减负等方方面面,基本上大家普遍关心关切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统一的解答或回应。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与此同时,在科学宣传方面,省内宣传媒体和出版企业也以电视、纸媒、新媒体、数字化出版、开放电子图书资源共享等诸多方式,向大众科普医学知识,形成了矩阵化、立体化的宣传效果。浙江的宣传工作者正是以这种方式为构建疫情防控体系出了一份力。

正是在“预”和“立”的结合之下,从公共治理效果来看,目前浙江省防控措施成效显现,疫情发展有所遏制。另一方面,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开展,后续的疫情防控压力仍然巨大。“大考”仍在继续,病毒会不断变异,疫情的方方面面也瞬息万变,但笔者坚定地认为,恰如“上兵伐谋”,浙江正在不断建设的这一套科学、先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正是抗击疫情的致胜方略。

(作者单位为浙江教育出版社)


【浏览次数( 298 )】 【 】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