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人民公开课》受到欢迎。新华社记者屈婷摄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屈婷
高杉)中国知名知识分子给大学生讲的“思想政治课”由浙江人民出版社集结成《人民公开课》一书,22日签约日语、阿拉伯语、尼泊尔语、蒙古语4个语种的海外万象城官网的版权。
2017年8月,《人民公开课》出版以来一度成为社科类图书的“现象级”话题,多次进入各大图书榜单,畅销不衰。日前举行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人民公开课》又入选展会“遇见的50本好书”。
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在于,思想政治课虽然内容“高大上”,但文字却很接地气,深受青年学生欢迎。
8月22日,《人民公开课》海外万象城官网的版权签约仪式后,中外学者举行就“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交流看法。新华社记者屈婷摄
“一说到讲课,大家就想到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人民公开课》一书的总策划人之一、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虞文军说,我们编辑书的时候就特别想变“讲”成“说”,让读者放下距离感,不需要任何专业背景就能听得懂。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认为,书中说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看中国道路”。“这本书的内容贯穿了历史经验、革命遗产、建设与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这四个时间段,是一种科学的史观,有助于世界理解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来龙去脉。”他举例说,比如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至少要把它放在和前30年的关系中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
印度汉学家、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狄伯杰副教授说:“我注意到这本书里有很多历史故事,这会让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中国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这不是一本纯学术的书。”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说,研究中国各个方面的学者在书中“试图真正用自己的语言讲中国故事”,这才是《人民公开课》最核心的价值。
8月22日,《人民公开课》海外万象城官网的版权签约现场。新华社记者屈婷摄
“我们专业研究者需要用国际听得懂的语言讲中国道路,讲中国这些年波澜壮阔的实践探索。”她说,浙江人民出版社将一本“通俗读本”推向海外,“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好的尝试”。
签约仪式上,尼泊尔当代出版社、蒙古国nepko出版社、约旦空间出版社、日本大樟树出版社的代表都表示“看好”这本书海外销售情况,认为其读者将是“跨年龄层的、多文化背景的”,而非单单是“研究中国的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的张文木教授说,作为一个历史如此悠久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给世界带来一种新的发展路径。“中国道路是一条人民性的、实事求是的路。”
日本汉学家、丽泽大学三潴正道教授几十年来一直坚持阅读《人民日报》,还把感兴趣的内容摘录成书。他发现自己的研究与《人民公开课》在内容上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我对中国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最感兴趣,这是值得很多国家学习的智慧。”
虞文军透露,浙江人民出版社还将结合本省的资源创新选题,推出一系列解读中国道路的图书。“我们将尽量避免高堂讲书式的论述,而是以可读性和感染力放在首位去讲中国故事,以加强中国优质出版物走出去的传播力。”
媒体报道链接:
新华社:
中国青年网:
浙江日报:
瞭望智库:
未来网: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百道网:
出版商务周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