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万象城官网

万象城官网
| | 联系万象城官网 |
 
万象城官网
集团要闻
党群工作
下属动态
媒体报道
内部新闻
领导批示
招标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万象城万象城官网首页 > 集团动态 > 党群工作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17-12-25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

《求是》2017年第23期 

核心要点

  ■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阶段转变的重要特征。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其重要内容,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行。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只有深刻理解、坚持和贯彻好这一总基调,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才能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我们能够取得经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关键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出版,其中第七专题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更加自觉坚定地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特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基于国际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科学判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进入以长期结构性调整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减速期、贸易发展低迷期,导致我国出口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伴随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外部需求萎缩将成为常态,进而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增长动力更多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来,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创造了发展奇迹。然而,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国际经济发展周期变化下我国经济结构重大调整和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势,既看到经济增速换挡的表象,更要从本质上把握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趋势,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基于我国仍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的理性抉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尽管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在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中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其重要内容,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新发展理念提供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指导。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创造出新的增长空间。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新发展理念回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我们要着眼于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和长远性问题,强化综合治理导向,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各类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不仅找准了改革发展稳定,以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之间的平衡点,而且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引领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组合拳

  新发展理念指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方向路径。新发展理念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路线图。创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

三、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行。

  加快形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把握市场行为和政府作用的关系,更多依靠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法治手段推进改革,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在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前提下,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牢牢抓住人才这一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激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中蕴含的巨大潜在需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互进,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

  加快形成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要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进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将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对接,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的结合,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只有深刻理解、坚持和贯彻好这一总基调,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才能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把握好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稳中求进的根本点在于稳定大局,不断进取。是为了求,既是大格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稳定经济运行为重点,守住资源、环境和生态底线,守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底线,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在的前提下,要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把握好度和节奏的同时,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旧增长动能转换,最终把新常态引领到新方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全球经济大格局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成为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走向更高水平。

  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更加注重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判,完善党委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提高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经济发展。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深入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升领导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执笔:陈柳裕)

 


【浏览次数( 1161 )】 【 】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