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万象城官网

万象城官网
| | 联系万象城官网 |
 
万象城官网
集团要闻
党群工作
下属动态
媒体报道
内部新闻
领导批示
招标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万象城万象城官网首页 > 集团动态 > 党群工作
浙江日报评论员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二六”重要讲话精神(1-4)
发布时间:2017-08-18

浙江日报评论员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二六”重要讲话精神(1-4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二六”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浙江日报2017814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注入了强大定力和坚定信心。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事关重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当前,全省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就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四个自信”就有了坚实基础,党和国家事业就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就要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胜境。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基础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挺进关键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战略判断为遵循,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在浙江,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浙江改革开放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了鲜活样本。只要不断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坚定理想,忠诚担当,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水平,谱写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从历史性变革中汲取奋进力量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浙江日报201781501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凝聚起强大的信心与力量。

  一切伟大成就都要在接续奋斗中取得,一切伟大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回望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展望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从历史性变革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成就来之不易,未来仍需奋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客观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既看到成绩和机遇,也看到短板和不足。一方面,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现实之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我们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之源。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萌发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担负起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使命,担负起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担负起为浙江发展闯关、为全国改革探路的时代使命,担负起为浙江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执政使命,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确保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健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明天。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浙江日报201781601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工作取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如一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始终铭记人民的厚重分量。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就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年以来,这一目标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个也不能掉队”等理念,把人民放到至高的位置,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浙江在过去5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秀美山川得到有效修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再次凸显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更加注重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共同目标,勠力同心,携手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需要以人民更加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为价值旨归。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用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浙江日报201781701

  “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高度重视。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于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理论依据。当前,中国处于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历史新坐标上,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亟待理论创新来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之多同样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植根现实问题给予理论回答。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增强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理性思维能力的自我肯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源于我党历史上的理论创新,更源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系统谋划了今后一个时期治理的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基本方法,是在怎样治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治理好社会主义国家问题上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面对伟大时代、鲜活实践和既有理论创造,增强理论自信是大势所趋。

  我们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国改革开放碰到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解放思想,以系统思维作出科学论断,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人类社会发展大势中进行反思,作出系统、科学论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开辟理论创新服务实践发展的光明前景。

 

 


【浏览次数( 1536 )】 【 】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