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万象城万象城官网首页 > 集团动态 > 党群工作
发布时间:2016-06-17
浙江日报2016年6月16日18版 周成龙 男,1960年出生,2010年入党 海宁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户内维修工 我是服务行业的一名普通党员,在工作中客户有什么需求,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及时赶到现场,尽我最大努力帮助客户解决难题,因为我知道,只有热情、周到的服务才能让客户满意。同时,我也深知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做得比一般人更好,有时候遇到一些有困难的人,我也会在工作时间以外帮助他们缴纳水电燃气费、上门开展燃气安全检查等,这些其实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管在何时何地,做个有心人,做个热心人,是我对自己提出的小小要求。 盛利华 女,1970年出生,1997年入党 海宁亚润袜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我是一名公司的生产厂长,每年面对十分繁重的生产任务,熟悉掌握公司所有订单、客户,以及成千上万的货号品种,并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是我这个生产厂长的本职工作。特别是遇到生产高峰期,我就经常带着我生产部里的同事们加班加点,虽然很忙很累,但大家都说,有我这名党员带着他们往前冲,工作也就有了冲劲和目标。当然,除了工作,日常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困难,谁都需要大家伸手拉一把,我是名党员,是我们这个小家的班长,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去帮助他们。平时,我住的社区和我企业周边村社区有些什么活动,我也会经常参加一些志愿服务,和大家一起忙碌一起付出,我觉得很满足很自豪。 廖 昊 1979年出生,2007年入党 海宁市公安局硖石派出所教导员 提到公安,很多人都会用忙和苦来形容我们。的确,冲锋在维护稳定、治安管理、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第一线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看到周围百姓对我们满意的微笑,就觉得特别自豪,这大概就是工作带给我的快乐吧。当然,除了工作,对我来说其实每一天都是“雷锋日”,帮助一些有困难的百姓解决生活难题,虽然都是一些极小的事,虽然也会有人说我“多管闲事”,但这不就是一名党员立足社会应该做的吗?我觉得这种付出值得! 戴玲俐 1991年出生,2011年入党 大学生村官、海宁高铁西站“红立方”志愿服务队队长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当然,我更自豪的是我是一名海宁高铁西站“红立方”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记得服务站刚开始的阶段,日常的工作非常忙碌,我也会抱怨别人都有放假时间,而我的休息时间就是去站台服务,但渐渐地,我在旅客们的感谢声中找到了付出的快乐,我甚至开始期盼起每周的西站志愿服务,我想我应该是爱上了这个特殊的岗位。作为一名党员,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实做精的同时,更应该要有奉献精神,在自己做好服务的同时带着更多人参与到服务中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大概就是奉献带给人的幸福,也是一名党员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方式吧。
附: “我是党员”不是一句口号 何苏鸣 浙江日报2016年6月16日18版
在海宁采访,一个最大的感受,是真心——真心实意地踏实工作,真心诚意地无私奉献。 在机关勇于担当,在企业克难攻坚;在社区奉献爱心,在农村整治环境……对这个县市的4万余名党员来说,敬业和奉献,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企业职工赵巧娟说,每次坐上流水线的工位,都觉得很满足;淘宝店主徐新霞说,能够力所能及做一些事,很快乐;“90后”姚迪琪在同事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了党员的责任;乡镇干部洪国清因着一次次走村入户,更明白了党员的担当。 “任何党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铭记党员身份,立足岗位作贡献”。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豪言壮语的口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其实,“我是党员”,本来就不是什么大话,它的动人之处,正在于这些微小却自带光芒的细节。 11年前,海宁面向全市党员提出“一员双岗”倡议,近4000个日日夜夜之后的现在,这一份期许依旧没有过时。“两地双服务”、“红立方”志愿服务、“两富同行”温暖工程、“网组片”民情联系、“项目担当”……一项项创新,一个个承诺,更是一份份责任与担当。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省各地推进,如何好好学习,如何以学促做,海宁的这些普通党员,也许正是我们的榜样。
无论何时,都要铭记党员身份;无论何地,都要爱岗奉献 海宁党员擦亮“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何苏鸣通讯员周健
核心提示: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 在海宁,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清晰的标准:立足岗位勤奋工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敬业岗、奉献岗。这是海宁在11年前面向全市党员提出的“一员双岗”倡议。这些年来,海宁积极探索“两地双服务”、“红立方”志愿服务、“两富同行”温暖工程、“网组片”民情联系、“项目担当制”等载体,不断丰富拓展“一员双岗”的内涵外延。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宁进一步发挥“一员双岗”诞生地的优势,把中央提出的“任何党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铭记党员身份,立足岗位作贡献”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位党员以学促做,真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这个县域面积不足700公里的平原水乡,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还是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的一线党员,“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情怀”,因为这一句共同的誓言,而更加有故事,有温度,有担当。 6月11日,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 初夏的天,闷热潮湿,间或飘下的雨丝驱不散充斥四周的低气压,让人不自觉地有些慵懒懈怠。 他们却是另外一种状态——在“红立方”志愿服务,到河塘边巡逻;在轰鸣的机器旁劳作,和拆迁村民谈心…… 这是他们普通的一天。这是海宁共产党员的温情故事。 早上7:00 海宁火车西站 29岁的徐新霞比平时提前了1个小时到岗。穿上红马甲站上“红立方”志愿服务台,平时的淘宝店老板娘,现在是个像模像样的党员志愿者。 徐新霞是许村镇报国村村民,2013年高铁海宁西站开通后,包括报国村在内的4个周边农村的党员村民,轮流到车站“红立方”服务台执勤服务,她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很开心,也很有意义。”徐新霞告诉记者,2012年,在省城杭州当了两年教师的她准备回家创业,最担心的就是从此没了“组织”,年纪轻轻成了社会闲人。 她的担心,也是海宁组织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海宁农村民营企业发达,个体商户占比很大,怎样凝聚这个群体中的党员,发挥他们的作用? 2005年,海宁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员双岗”制度,要求全体党员在工作岗位之外,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形式,认领至少一个“奉献岗”,每季度参加至少一次志愿活动,服务积分一并存入村“好人好事”银行。 徐新霞正赶上了趟。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节俭办酒席”活动……这几年,村里的每一项志愿服务,都有她的身影,“党员不只是一个身份,更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和担当。”回乡4年多,徐新霞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这种思想上的收获,比淘宝店积攒“钻石”和“皇冠”更宝贵。 上午9:00 周王庙镇云龙村 周王庙镇云龙村里73岁的陈云龙又出门了。这一年多,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3时,都拿着村里发的网兜到家门口的河塘边转转,“这是我的包干区,我得盯着点。”看到水面上漂着一个塑料袋,他立刻停下来往上捞。 2014年,云龙村同时上了全市“环境最差村”和“星级美丽乡村重点攻坚村”的名单,当了14年村党委书记的范卫福急了,关停开了半辈子的工厂,回村一心一意搞环境整治。 从哪里做起?去年以来,海宁要求根据农村党员干部实际情况,将党员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岗位,特别是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中,把无违章建筑、支持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党员“网组片”民情联系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并广泛建立党员绿化带、党员河道、党员道路等党员责任区,让农村党员在各项中心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 于是,他订下了一条规矩:无论大事小事,村里的党员必须带头参与。他先是把村里的53个池塘拿出来,让住在附近的党员认领,“每月召开党员固定活动日前,先找几个河塘转转,谁的干净谁的脏,不用说话就能看出来。” 再是要求党员带头拆违建。村民钱林军在村里有200多平方米的猪棚,村干部几次登门,都被他以“维持生计”为由拒拆。“你是党员,就该带头。”范卫福亲自上门做工作,接连去了4次,猪棚终于拆了。有人带了头,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纷纷动手,截至目前,村里已拆除违建8500平方米。 年初新一轮考核,原本的“最差村”,一跃成为“一星级美丽乡村”。“党员是农村的骨干力量,把他们发动起来了,一定会事半功倍。”这一招,范卫福说他自己用对了。 中午12:00 海宁市财政局 难得的假期。海宁市财政局工作人员姚迪琪早早约了朋友吃饭,却在临出门时接到电话:“小姚,有位纳税人以为今天我们上班,从外地刚回来注销个体工商户,你能不能来加个班?” 这样的电话,姚迪琪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接到。爽约的次数多了,总有朋友会抱怨:“就你傻,就你爱表现。”他倒也坦然:“办事大厅我的工位前面,有‘党员示范岗’的铭牌,那本身就意味着责任。” 匆匆赶到单位,咨询需求,输入信息。“多谢你啊,总算没白跑。”纳税人不断致谢,倒搞得姚迪琪有些不好意思,“都是我应该做的,别客气。” 姚迪琪告诉记者,虽然早早在学校入了党,可“党员”身份对他而言仍觉得形式大于内容,直到遇到了身边的这群同事,踏踏实实工作,热热心心奉献,“什么都不用说,每天耳濡目染在一起,就会觉得,自己也要再多做些什么。” “对机关党员来说,做好本职工作,是‘一员双岗’制度的基础。”市财政局党委副书记曹立群说,这几年,海宁全面推进“两富同行”走访结对、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一员双岗”制度,市财政局在推出每个月一次的双休日乡镇咨询小分队之外,更不忘对每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现在,局里每周都会组织专业学习,每一位党员轮流走上讲台,分享工作心得。 下午15:00 浙江宏达精编车间 机器轰鸣。下午3时,换好工作服的赵巧娟准时坐到了精编车间流水线边,工作28年,她早已习惯了这般三班倒的生活。 1992年,刚20出头的赵巧娟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当时只是觉得“要求入党说明积极上进”。这一写,就是整整12年,到2004年正式入党的时候,她的想法变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2013年,她参加全国穿纱技能比赛,获得单项第一名,她说,对党员来说,只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 这几年,她积极参与“转型发展当先锋”行动,不遗余力地帮助年轻员工掌握生产技能。现在,赵巧娟的徒弟遍布整个车间,听着那一声声“师傅”,是她最骄傲的事。 不仅仅在宏达,今年以来,海宁全市共成立各类党员改善团队1161个,破解3600余个技术难题,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500余项,带来经济效益上亿元。吉成机器技术公司集成设备党员破难团队以签订破难“军令状”形式,公示改善件,仅用半年时间,破解二次开发难题。浙江裕德公司党员管理改善团队,开展“智慧云控”创新试点,在不增加劳动力的前提下,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使生产效率提升200%。 下午16:00 海洲街道梨园社区 每逢节假日,梨园社区党委书记沈祥英总会到辖区内的几个小区走走。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几个重要路口有人巡逻,困难家庭有人看望,小区活动室里,也一定有人在召集开会谈心,“对机关党员来说,休息日就是他们的奉献日。” 今年,市里深化机关党员干部“两地双服务”活动,创新开展以“身份亮化在社区(村)、承诺公开在社区(村)、奉献服务在社区(村)、党性闪光在社区(村)”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村)“四在”行动。他们不仅要在所在社区亮明党员身份,还要带头在物业费缴纳、小区文明停车、邻里关系处理、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世纪公寓小区是个以拆迁户为主的小区,住户少有社区概念,每年的物业费收缴,都让沈祥英头疼。2013年5月,16名在职党员成立“皮匠团”工作室,不仅和小区里的困难家庭结对,还主动当起各自所在楼道的楼道长。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这两年物业费的收缴率,从以往的20%变成了99%。 “机关党员服务社区,对社区各项工作有明显推动作用,反过来,也是对他们本职工作的触动。”海宁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机关党员干部参与“两地双服务”作为机关党员年度“先锋指数”考评,去年以来共收到各类评德评价1300多条,18名干部因为在邻里相处、物业费缴纳、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负面表现被取消考核评优资格,一名干部被取消提拔资格。 晚上19:00 许村镇杨渡村 饭点已过。许村镇党委副书记洪国清从办公室出来,熟门熟路往杨渡村走。 为了让每位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克难攻坚、勇于担当”,海宁市从2014年起,在领导干部带头认领不少于两个担当项目的基础上,要求每名机关党员干部带头申报认领不少于一项具有挑战性、破题性的主办项目,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举措,深化推进“一员双岗”制度。作为省农科院重点项目基地,这个区域509户农户的拆迁正是洪国清的“主办”项目之一。 “原来作为项目牵头人,听汇报是主要工作,现在成了自己的‘主办’项目,必须想办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任务。”洪国清说,5月初,他在协调会上当场表态“9月底全部拆迁结束”,之后的每个星期,他几乎都要往村里跑两三次。村里有18户农户以种百合花为生,为了让他们在土地征迁后能够继续维持生活,他又利用休息时间在隔壁村里替他们物色土地,“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了,他们也更能支持我们的工作。” 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有机关干部主办项目2000余个,所有这些项目,都依托干部日志系统和各级“担当”微信群,全程公开项目进展情况,让每名党员干部“干多干少”、“成效如何”一目了然,更好地激发你追我赶的干事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