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万象城官网

万象城官网
| | 联系万象城官网 |
 
万象城官网
集团要闻
党群工作
下属动态
媒体报道
内部新闻
领导批示
招标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万象城万象城官网首页 > 集团动态 > 集团要闻
中国首部百年个体童年史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4-05-06

      

2014429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童年记忆——中国首部百年个体童年史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近代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总编辑徐惟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溯源,著名作家周国平、海飞,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邵若愚、副总编孙建江,以及十余位近代史研究所的专家和学者与会,并就《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的出版意义及文化意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会议由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李长莉研究员主持。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由周国平主编,保冬妮策划,该丛书遴选了9位出生于20世纪10年代至90年代,并在北京地区度过童年的作者,以口述或自述的方式回忆了各自的童年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北京的社会景观与风土变迁。

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总编辑徐惟诚认为,这套书的出版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意义,选题新颖,可读性强,该题材内容在国内尚属首次。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此次丛书的出版只是一个起点,希望今后进一步开拓,因为无论从作者、地域、以及内容的选取方面还可继续深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溯源首先对《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丛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这套丛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组织撰写的百年个体童年史作品,很有创意,很有特色,很有价值,很有示范作用。收集、整理不同年代的童年史料,通过不同年代作者的童年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景观和风土人情,用个体反映整体,用微观反映宏观,通过9本书衔接组合,反映百年历程。所以说这套书很有创意,很有特色。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邵若愚回顾了“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共9册)酝酿3年、打磨2年的出版历程,探讨了《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的出版在当下中国的现实意义,并介绍了浙少社一直致力于出版文化精品出版工程、打造未成年人精神道德高地的努力,并感谢了莅临会场的各位嘉宾。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海飞主席认为这套丛书开创了我国儿童集体传记文学、特定时段传记文学、特定地域传记文学有益整合的先河,是一部活生生的百年北京童年史记,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儿童文学和童书出版的创新。它颠覆了传统,大胆地用童年记忆、童年故事、童年视角,编织出充满童年趣味、童年梦想、童年情感的童年史记,使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丛书的主编周国平认为,这套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打通个体童年史和区域社会史,用童年记忆呈现时代变迁。丛书的作者们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阀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至“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

在专家点评环节,汪朝光认为《40年代  爸爸背后的菊子》一书所记录的是一位出生在红色艺术家庭的个体所经历的许多有趣的故事,它反映的是北京的大院文化、红色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文化,这和我们习以为常的四合院文化、老北京民俗是有相当距离的,而正是这种不一样的记忆才能塑造一种多元化的历史记忆,而这种历史记忆对于我们去了解过去和认识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以林认为若从口述历史的价值上来说,《90年代  穿越时空的少年》一书的史料价值是最高的,因为作者只有21岁,作者回忆的是他15岁以前的事情,而作者此时所受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相对该丛书的其他作者而言是最少的。该书的内容可为社会学研究提供更多丰富的生动素材。

            李学通认为该丛书是典型的口述史样本,其中《10年代  岁月深处的童年往事》一书的作者是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描写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个人命运是如何与国家命运息息相连的。

黄春生认为《20年代  民国女孩淑英子》一书的作者以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源于生活的鲜活语言,多维度、多层面生动展现了民国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初北平一位儿童的成长史,翔实记录了同一时期北平一个普通家庭或家族的变迁史,细腻勾勒了同一时期北平菜市口地区的文化史、生活史、风俗史、工商业发展史。

刘志琴认为童年时代作为个体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关系着一个人的性格形成。《30年代  我那青杏蜜的小时候》是本老少皆宜的读物,该书不仅是作者的童年记忆,通过读这本书也能勾起同时代人物的一些集体记忆。

赵葛田认为《50年代  国防绿的小时候》一书的视角独特,作者所描写的是自己在军队大院的孩子们生活,在这群孩子的记忆中,对于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与一般普通人是不同的,这些记忆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历史的视角。

认为《60年代  小屁孩保小姨》的作者所记的童年记忆与自己所经历的童年记忆完全不一样。该书的历史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口述历史的价值,以往的口述史多关注老人,而这本书所记录的是童年史。二是史料价值比较高。对于儿童心理学和日常社会生活史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唐仕春认为现在社会史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是日常生活史,《70年代  悦悦是这么长大的》是一本关于日常生活史的书,它既包括个体的私人生活也包括一些公共的生活,从该书的内容能够感受到作者的个人生命体验,也能感觉到时代的脉搏。在这套丛书中,本书关于作者(悦悦)的学习记忆恐怕是最深刻的。

李俊领认为《80年代  我有大头,下雨不愁》一书的作者以细腻鲜活的笔法,描述了80年代的北京社会生活回归常态的态势,展现出改革开放的新风景、新时尚、新潮流,从一个侧面展示了20世纪北京的心灵史。

     马勇认为我们在从事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这套书为我们提供观察20世纪中国变化的另一个视点。对于这套书的作者们的坦诚和真实,我们应该肯定。文学家、儿童学家对历史的介入,可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历史的多面性,希望该丛书的主编及策划者今后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历史面相。

雷颐认为丛书在文本上应该采取更开放的态度,这套丛书目前只选取了北京地区,对于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以及广大的乡村社会,他们的记忆又是怎样?对于“不发声”的农民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如我们现在有大量的知青的记录文章,但关于“回乡”青年的记录却几乎没有)等等,诸如这类记忆可以进一步挖掘。

 

作者:浙少社 中国社会科学近代...
【浏览次数( 2680 )】 【 】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