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浙江人民出版社文史中心正在做一项工作:《武林坊巷志》的重新修订再版。
清末杭州有两兄弟丁申、丁丙,在太平军占领杭州时,抢救了《四库全书》,而《武林坊巷志》便由丁丙编撰,十年案头,1897年完成,记载自南宋至清末杭州城市的坊巷、官府、宫室、寺观、坊市、名人第宅以及有关文献。
说起来,这应是清末最有名的“浙版图书”之一,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一部都市志。而发掘和保护地方历史文化,古往今来,在浙江人的生命里,有着不断的遗传因子。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古镇旧俗,在行走中消逝,当人们的眼光追着畅销书、大作家而去时,仍然有一群如丁氏兄弟的乡贤们,甘愿退至历史的起点,轻抚故纸堆里的灰尘,静默书写,为一方水土,留住最美的时光。
挖掘地方文化得会“读”会“写”
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已有三分之一的县市,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了各自的文化丛书,如平阳、义乌、永康、诸暨等,绍兴除了出版文史资料集萃,还有《绍兴通史》,像湖州南浔已经出了四辑。而一个浙北小城桐乡,又层层“递进”,出版了好几套书,比如《桐乡历史文化丛书》(一、二辑)、《乌镇历史文化丛书》和《崇福历史文化丛书》。
历史文化遗产,不论是存在于故纸堆中的,还是地上残存、地下沉睡的,要使它们被现代人所知,就需要对历史的重新发现和解读。
怎么读?翻开《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丛书编委会在序言中,提出了“读”的功夫——对自以为耳熟能详的家乡历史,是否真的读懂了?对长期在眼皮底下熟视无睹,甚至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能不能换一个视角去重新发现、重新理解?
这套丛书的第一辑,有五本:《桐乡史话》、《文明留痕》、《风俗杂记》、《小镇模样》和《名物小志》。一位作者讲到桐乡人的口味,喜欢甜,还爱吃点“辣”和“臭”,不少人家里还有一只“臭卤甏”,用来浸臭豆腐干。还有一位,写崇德县里一条几乎被人遗忘的小街,她想到了浙派诗人吴之振如何在此吟诗,清末画家吴滔写过多少哀愁,秋瑾的挚友徐自华住过的老屋依旧……
这些字句,没有多么精雕细琢,只是一位久别重逢的老邻居,和你聊着过去的事儿,朴素是它的底子,透着温暖的家常况味,人情冷暖。
“地方历史文化丛书,当然不拒绝专家学者的阅读,但主要是为大众读者所写,首先必须让大众读者喜欢读,好读,越读越有兴趣。历史文化越厚重越好,写作上却不宜太‘厚重’。写得机智轻松,引人入胜,既让内行看出门道,又让外行看到热闹,是文章的生命所系。”丛书编委会又提出了“写”的要求。
乡贤写作“贴肉”的风土人情
那么,谁能写这些消逝却又熟悉的家乡事儿?
《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中,写《风土杂记》的徐春雷,77岁,过去在桐乡市文化馆工作。写《小镇模样》的徐玲芬,曾是桐乡市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写《名物小识》的邹汉明,是嘉兴一位记者、诗人,在桐乡生活了15年。
他们大都不是专业作家、少有写书经验,一辈子在家乡工作、生活。这些“贴肉”的风土和人情,年轻人所知甚少,他们却深埋在心,信手拈来。所以,乡贤写作——出版社在寻找的,正是这样一个特殊又普通的群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的感到出版的伟大,用这个词一点都不过分。写《崇福史话》的作者王企敖,近70岁了,一趟趟来了七八次,全自费,就为了和我们商量怎么写作。”策划、责编过大量历史文化丛书的编辑、人民社财经中心副主任周为军很感慨。
可是,问题也来了。选择“素人作者”,等于要手把手教一位写作零起点的人,学会如何写作。
于是,变成什么样的书,怎样的逻辑体系、编辑创意等等,需要出版社和作者一次次沟通,这个过程很琐碎,极需耐心。有时候,面对老先生厚厚的手稿,编辑们还要帮他们录入文字、扫描图片。
比如《之江历史文化丛书》一共七本,挖掘的是西湖区之江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从村子到街道有200多人参与编辑和写作。其中一本《之大往事》,写的是已经消失的之江大学的历史。作者张鹏搏、张鹏程两兄弟,从小就在之大生活,许多口口相传的故事,他们都铭记在心,但两人都已七八十岁,以前从来没写过书。
“两位老先生,一个学美术,一个学石油,因为不是专业写作,文史功底并不好,错误会很多,语句不通,口语化严重,但他们对写作这件事,非常认真、执著。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改一些常识性错误,协助他们结构文章,理顺文句,挑选图片。为老人们完成毕生的心愿。” 周为军说。
续写文脉让历史“起死回生”
实际上,重拾地方历史文化,是一项“起死回生”的工作——把抽象化的文字资料、物态化的历史遗迹、民俗化的文化现象,与人情人心结合起来,让“死去”的历史文化重新复活。这里,有浙版图书的坚守,更是乡贤情意的传承。
浙江人重视编史修志,自古以来,靠的就是乡贤的努力。比如杭世骏,杭州人,雍正九年为浙江总督李卫幕僚,主编《西湖志》;章学诚,清代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绍兴人,自以为“迂流”不合世用,不愿入仕,一生主修、参修各类地方史志十余部。还有清末纂修《光绪桐乡县志》的严辰,乌镇人,耗时十年独立完成,集中了历代志书的精华,考据严谨,现代人仍然在用。
如今,浙江出版界,便要续上这道脉络,担起文化传统的继承重任。
最先出版《武林坊巷志》的,就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社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整理和点校,由潘一平等资深编辑担纲,在1987年之后陆续出版,一套八本。
去年,出版社鉴于这套书的巨大价值,准备重新修订再版。当年牵头的潘一平等老先生已仙逝,他们又组织擅长古籍方面的编校人员重新校对、核实,将在今年3月出版。
一本书的传承,便是一百多年的时光。
编史修志,是为经世致用,虽然这是一项静默,甚至寂寞的工作,但文脉,在此得以传承。
“如今有很多书,出版以后其实已经死了,但方志和地方文史是能留传下去的,它不会死。几百年前的志书,现在我们依旧还在用。” 文史中心主任王福群这样说。
盛世修史。如今,在浙版图书的“网络”里,不光各县市、乡镇的方志和历史文化丛书出版踊跃,很多村子也要出村志,周为军说,目前十多个村子有了村志,像绍兴县就有《杨川村志》、《宁六村志》、《富强村志》等。
“如今畅销书很多,但容易成为过眼云烟。但是,你有故乡,有记忆,这些书看了就会有感觉,就会保存它,而且是永久的。” 人民社社长何成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