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评论家、资深图片编辑、策展人。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摄影金烛奖等20余种专业奖项,并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丽水国际摄影大展等多项权威专业展赛评委。发表学术论文20余万字。
这是一个习惯转瞬即逝的时代,刹那间的感动,总是比虚无的永恒更为珍贵。
《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是一本关于摄影的访谈评论集。它集合了包括袁东平、杨延康、刘香成等21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摄影家,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学术评论与艺术史经典作品评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从内心体验至精神彼岸的抵达。
作者李楠女士,目前是《南方周末》的图片总监。自序开头她写道:显而易见,“读图时代”的全民狂欢终结了摄影的“英雄时代”。和图片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她已经意识到摄影的问题,不是如何面对世界,而是如何回归自身——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一次瞬间的定格,会有怎样的意味?在书里,你会看到一位女性摄影评论者,对男性为主的摄影者的通透旁观;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次个人感性与学术理性相互印证。作者希望的,是让文字带着摄影家们的基因和气质,走出摄影之外,与更多的人产生共鸣乃至争鸣,寻找他们未完成的答案。
本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在摄影界反响热烈,上架一个月实现再版。关于摄影,无论你是专业还是非专业,读懂一张图,必然是你进入另一个精神世界的通道。
记者:从业十三年,从图片编辑到图片总监,您对摄影的理解有没有改变?
李楠:以前可能更多专注于摄影是一种报道手段,一种表达手段,更多注重于在它的专业性层面的精益求精;而现在,我更愿意将摄影放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去考量。
全民摄影的“读图时代”,一方面意味着影像拥有了话语权,能够发挥其独有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体认越来越依赖于别人提供的影像,而比较少的是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所以,无论是编辑摄影报道,还是为摄影师策展,我都会尽可能让影像突破摄影的边界,进入到社会公共话语空间去产生效能。
记者:面对大量的作品,您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李楠:选择照片,其实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事情。在选择之前,必须搞清楚的是:为什么目的选择?在什么语境下选择?有什么条件可以选择等等。即使是同一组照片,放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如果说到新闻摄影的范畴,我比较认同的还是这样一组标准,好照片应该具有:信息量、形式感、情感因素、表达观点、思考升华。这五条标准满足前两条为合格,尔后依次递增价值。
记者:您曾说,从事摄影这个职业,对认识世界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我学会了“观看”。这种“观看”和普通的观看有何不同?
李楠:人所接收到的信息,70%是通过眼睛传达给大脑的,“观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觉活动。经过专业训练的、带着潜在表达诉求的“观看”和普通的“观看”有一定不同。
摄影师为什么会在平淡或者杂乱的场景中框取出一个深含寓意的照片?一个原因就是摄影师的眼睛对视觉关系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很高的解析、转译能力。摄影师的观看常常是有意识的,常常“见所未见”,而普通人,则会更多在无意识地走马观花中“见即所见”。约翰·伯格曾写过一本名著《观看之道》,这本小册子从“观看”这个行为入手,分析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观看”不仅仅是知觉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记者:一个优秀的摄影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能力或要素?
李楠: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家,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成为一个很红的摄影家,可能就没那么难。怎样才算优秀,我只能由一些有限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一些仅供参考的想法。
首先,品格中有冷静、敏感、执着和独立这四种特质。你看有些人平时很热闹、很不着调,甚至很玩世不恭,有这样那样烦人的毛病,但他拍起照片来,完全不一样,每一个技术动作都有条不紊,思路极其清晰,而且非常稳定,轻易不会被说服和改变。摄影家或是艺术家,往往是依靠内在的东西完成他们对外在的评价,所以,内在需要特别丰厚和强大。
另外,善于处理关系。比如说技术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你的作品与大众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优秀的艺术家会想得很清楚,会把自己的底线保持得非常好。事实上,艺术有一种倾向,就是要到极致,达到极致还要前无古人,或后无来者,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