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中国摄影报》推出了题为“摄影人的阅读报告“2012本报新年荐书”专题,我社《摄影的精神》、《百年彩色摄影》、《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等3种图书入选“摄影人的阅读报告”,《快拍快拍——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出龛入龛——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等2种图书入选“2012本报新年荐书”。
近几年来,摄影社立足摄影专业,围绕“风光摄影、摄影史论、摄影教育、数码摄影”等四条产品线的建设目标,出版的专业图书在全国业内赢得广泛好评。其中风光摄影、摄影史论、摄影教育已经成为摄影社的品牌板块。2011年出版的《摄影的精神》引起了摄影界长达一年的讨论,而2012年新近出版的《摄影的智慧》、《视觉艺术大师丛书》(6种)也有望成为新一轮的讨论焦点。
附:所推荐阅读报告及书目别册
摄影人的阅读报告
格里·巴杰最终还是没能参加2011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我将此视为本届年展最为遗憾的事情,好在浙江摄影出版社已将他的《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how photography has changed our lives》成功引进——这本4年前在英国首版的老书如今的中文译名为《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精神,如今似乎算是一个很文艺腔的词汇。前些天我看了一部国产电影,说的是所谓“时尚圈”里办杂志的儿戏。因为导演是一个还算有名的诗人,所以电影在面对“时尚”这么一个物质化的话题做了很多道德上和文化上的说教。在一个将文艺腔当成文艺的时代,导演原本借着台词里频繁出现的“精神”字眼儿试图做一部反物质反时尚的电影,但遗憾的是,尽管汉语里往往一词多义,但翻遍词典我们都无法将“精神”确定成一个和“物质”相对立的词汇,甚至在哲学范畴里,精神还被视为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
该书中文版译者朱攸若将“genius”译作“精神”,实际是取其“宗旨,主要意义”的意思。这里“精神”的用法跟王安石在《读史》一诗中“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是一样的,指的是事物的实质和要旨的精微所在。这是因为格里·巴杰与以往摄影史写作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将摄影的发展过程纳入社会大背景之中,讨论摄影作为媒介及摄影师作为历史观察者跟历史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探索怎样的摄影作品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伟大的艺术杰作,这个全新的角度对于一直以来缺乏历史阅读经验的中国摄影师来说,实在是非常及时。不仅如此,针对中国摄影的现状,若有人要将巴杰的“精神”理解成跟“物质”相对的东西,我也不反对,因为我们身边实在不乏沉迷于器材、技术等“物质”的摄影者,他们至今没能找对自己跟历史的链接点……(作者系摄影师、策展人)
错综复杂的摄影史被作者梳理得明晰而饶有趣味,是多年以来难得的摄影图书翻译佳作。 ——姜纬
作者在本书序言里就解决了我长期浮于脑海的一些困惑,而且本书以个案和关键时期的关键影像作品入手,涉及摄影的本质话题以及与作品有关的一切。 ——海杰
只看摄影作品和一些史料还是不够的,需要像格里·巴杰这样的高人来帮你梳理和分析摄影艺术的流派和来龙去脉,读完这本书,你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常河
如果你钟情于风光摄影,那么本书的74位风光摄影家会是你最佳的带路者。本报编辑解放汇合其经营的版面上众多作者的集体智慧编著而成的本书理论和技法互补,欣赏和阅读相得益彰,可为你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充实的内心收获。
正如该书的序言中所说,“相对于风光摄影这个国内时下从众最多的摄影门类,同样是一门瞬间艺术。其实,就瞬间而言,风光摄影如何能呈现出摄影之所以成为摄影的视觉样式,较之纪实摄影、新纪实摄影、观念摄影等门类,我认为,是更难的。原因之一在于,风光摄影所观看的对象——风光,信息量较少,且与人眼所看到的较难区分差异。瞬间如斯,更奈决定性瞬间何?那么,怎么办? 佛说,听,听到,证,悟,解脱,是提升之道。意即理论联系实践,周而复始,则生生不息。观看和借鉴,指导实践,再悟再总结,循环往复,则风光摄影之瞬间,之决定性瞬间,经年累月,方可达。《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一书,窃以为,是上述所言之观看和借鉴的文本。”
“彩色胶片妙极了,那事关光的强度和色彩”,既是“新地形”摄影家又是“新彩色摄影”代表人物的美国摄影家史蒂芬·肖尔如是说。如果说“景观摄影”是2011年中国摄影界的高频词汇而广受瞩目的话,那么彩色摄影无疑是被已徒具“景观”之表的“场景 方画幅或宽幅 闪光灯”的视觉模式掩盖的另一关键词。
彩色摄影在西方曾被认为有损艺术而囿于商业摄影圈,直至上世纪70年代,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了其历史上第一个彩色摄影个展——威廉·艾格斯顿彩色摄影作品展,从此“彩色照片也被高等艺术机构承认和接受了”。尽管有此曲折的历史,我们却无法否认摄影于1839年甫一诞生,摄影师们就开始了寻求彩色摄影技艺的努力。随着彩色摄影工艺的发展,摄影的世界不再只有黑白,而且在满足商业摄影需求的同时,为摄影地位的确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仅就收藏领域而言,从曾经斩获照片拍卖纪录第一位的爱德华·斯泰肯的《荷塘月色》到最新的照片拍卖纪录——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的《莱茵河ⅱ》,无一不是彩色照片。就是2011年国内那些风传的景观照片中,色彩同样没有缺席。正视色彩,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研究员、独立学者、策展人和作家帕梅拉·罗伯茨25年来对百年彩色摄影经典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和理由。
2012本报新年荐书
◆《快拍快拍——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傅拥军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有点意思拍下来再说!”——编者的这句话让一干普罗大众热血沸腾。生活和照片之间原来没那么多曲里拐弯的穷讲究,小人物的琐碎悲悲喜喜扛不起时代的宏大使命,却是时代最沉着的底色。——李楠
◆《出龛入龛——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徐婷婷,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年3月版
美国摄影曾以其卓尔不群、独领风骚的姿态深深影响了整个的摄影历史。今天,当代的美国摄影又是一个怎样的模样?本书在回答此问的同时还引人进入“摄影在美国”的当下思考。 ——孙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