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版社浏览 |
您所在的位置:万象城万象城官网首页 > 产品推荐 > 品牌图书
品牌图书
心理学经典理论应用书系
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 者: 边玉芳 主编 出版时间:2015-12 isbn:978-7-5336-4033-4;978-7-5336-4028-0;978- 开本尺寸: 16开 定 价:238.00元 印 次: 1 编辑推荐 怎样才能让他人更喜欢你? 为何奖励有时会适得其反? 对待孩子,是该超前教育还是静待花开? 当经济衰退时,你选择储蓄还是投资? aa制是否真的公平? 为何商家促销总是“买一送一”? 哪些人更易患癌症? 为什么邻居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 想了解这些心理学知识吗?请阅读“心理学经典理论应用书系”!本丛书对一个个经典心理学理论展开分析,为你解开一个个心理学的秘密,告诉你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加津津有味! 目录 《教育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经济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者简介 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核心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发展性评价等。 内容简介 要掌握心理学的精髓,让心理学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最快捷和有效的方法是学习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心理学理论。我们可以从一个个心理学理论中了解人的心理规律,理解人类自身,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事实上,有许多人正是从对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心理学、获得有益的启迪的。当讲起教师角色对学生期待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引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当谈到为什么人们往往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时,我们会说起认知失调理论;当和大家讨论人们究竟需要什么的时候,我们会说到需要层次理论……本丛书选取心理学中七个与现代社会和生活关系密切的领域: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经济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心理学中经典、权威、影响深远的心理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解析其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帮助读者了解人类行为及其心理规律,并领悟心理学的价值,启迪读者运用这些经典理论促进个人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文摘 儿童的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 森林里住着三只傻熊。它们每天早晨出门,晚上才各自回家。有一天,从山上滚下了一块大石头,停在森林的小路上。天黑了,熊老大回来了。“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熊老大爬起来一看: 啊,是一块大石头!它想了想,捡来了一根树枝,插在大石头后边,心想: 这下好了,只要看见了树枝,就不会被绊倒了。熊老大刚走,熊老二回来了。“扑通”一声,它也被绊倒了。爬起来一看,大石头后面插着一根树枝。它生气地说:“用这么细的树枝做记号,谁能看得清?”于是,它拔来了一株小树,栽到大石头后边,就回家了。 不一会儿,熊老三哼哼唧唧地跨进门来。熊老大和熊老二问:“你怎么啦?”“真倒霉!”熊老三揉着鼻子,气呼呼地说,“我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还撞上了一株小树,鼻子好疼! 不知道谁这么傻,把小树栽在大石头的后边,记号应该在前面才对呀!”熊老二听了,心里嘀咕:“啊,是我把小树栽错了地方!不过,有人把树枝插在大石头后面,比我还要傻呢!”熊老大心里可不服气了:“哼! 明明是一根树枝,怎么说是一株小树呢? 哪有被树枝撞疼鼻子的?真傻!”熊老三又挺神气地说:“我费了好大劲,才从路边拔起了一棵大树,栽到了那块大石头的前面。这下,谁也不会再绊上大石头了。”“对,对!”熊老大和熊老二都不住地点头,说:“你的办法真不错!” 从此以后,三只傻熊每天晚上回来,没有一个绊上大石头,也没有一个摔跤的,不过,它们的脑袋总要一个个撞上那棵大树。 讲完故事后,引导儿童讨论故事主角的心理状态。如: ①这三只熊为什么很生气? ②熊老大在石头后面放了树枝之后,它认为其他的两只熊还会被石头绊倒吗? ③熊老二在石头后面种了棵小树后,它认为熊老三还会被石头绊倒吗? ④熊老大知道熊老二把它放的树枝换成一棵树了吗?它为什么会不服气呢?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和儿童讨论三只熊的情绪、愿望、信念等问题,从而让儿童体会自己和他人可能有不同的心理状态。 这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那么,儿童是如何获得有关心理的理论的呢?儿童又是何时发展起了心理理论呢? 我们知道,孩子们都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在游戏中,成人如果作为找寻者,闭上双眼等着儿童藏好,在找之前故意问一句:“藏好了吗?去找啦!”这时两三岁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回答说:“藏好了!”而大些的孩子就不会上当了,他们悄悄地藏好自己,不发出一点声音。这是因为,年龄小些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以为自己看不到对方,对方就看不见自己,而年龄大的儿童则可以分析他人的心理,想方设法隐藏自己。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而实际上如果一个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一个人认为,他人拥有欲望、信念,并且认识到他人的行为是以其心理或信念为基础的,那么他就拥有了心理理论。心理理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最初源于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对黑猩猩的研究,随后应用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其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识能力。心理理论最杰出的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尔曼,他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延续至今。 假装游戏是充分挖掘幼儿心理理论潜在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从事更多的、更复杂的社会性假装游戏,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和情感。因此,父母和教师应充分重视假装游戏的重要作用,为儿童开展假装游戏提供多种支持。在假装活动中,儿童既代表角色,又是他自己,这样容易产生角色换位。家长和教师可以多开展社会性的假装游戏,在游戏中积极引导幼儿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想法、情感、愿望等心理状态。儿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感受心理表征与客体的差异,体验角色的思想和感情,学会理解别人,从而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此外,儿童在假装游戏中会发生争执和矛盾,这时家长和教师应给予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并适当提供处理人际冲突的策略与方法,这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能力。 体验教育和移情训练能够增强儿童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多让儿童与同伴尤其是年长同伴交往也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